蟑螂的危害:
蟑螂屬蜚蠊目昆蟲,已被證明攜帶約40-50種對脊椎動物致病的細菌,如痢疾桿菌、大腸桿菌、鼠疫桿菌等,可引起食物中毒,傳播肝炎、脊髓灰質(zhì)炎、肺炎、結(jié)核等致病細菌。它又是多種寄生蟲的中間宿主,可攜帶蛔蟲、十二指腸鉤口線蟲、牛肉絳蟲、燒蟲、鞭蟲等多種蠕蟲卵,也攜帶有多種原蟲,其中有四種對人或動物有致病性,如痢疾阿米巴蟲等。
同時又侵害通訊、電腦、器械等設備造成短路損壞,當前的分類學者將蟑螂分成6000種左右,其中約有50種是害蟲,例如美洲蟑螂(美洲大蠊)、德國蟑螂(德國小蠊)、棕色蟑螂和澳洲蟑螂的分布也十分廣泛。
我國約有200余種,常見的室內(nèi)蟑螂有10種左右,各地有所不同。常見的有澳洲大蠊、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。 其中德國小蠊是目前危害最為嚴重而且最難防治的城市衛(wèi)生害。
蟑螂的防治方法:
一般可分為環(huán)境治理、物理防治、化學防治。
要堅持環(huán)境治理和化學防治相結(jié)合的方法。
1)環(huán)境治理:堵塞縫隙,清除雜物、垃圾、收藏好食物,保持環(huán)境的整潔衛(wèi)生。
2)物理防治:主要采取清除卵鞘、手抓、粘捕、沸水等。
3)化學防治:主要方法①噴灑:將殺蟲劑噴灑在蟑螂活動及棲息場所,使其中毒死亡。②毒餌:片劑、顆粒劑、水劑,點多量少,隨時布入毒餌補充,放在蟑螂經(jīng)常活動的場所。③煙霧熏殺及常用的如藥筆,藥帶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