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制適宜的煙葉干燥程度
準確把握煙葉在烘烤過程中的干燥程度,使烘烤階段穩(wěn)步推進。煙葉干燥目標:葉尖開始變黃,葉身發(fā)熱、發(fā)軟;煙葉變黃7-8成時,煙葉基本拖條(不可達勾尖,否則易把煙烤青);煙葉全黃時,煙葉全拖條。干球溫度要超過43℃前,煙葉干燥程度必須達到溝尖卷邊,干球要超46℃,煙葉干燥程度要達一半以上,干球溫度要超50℃時,葉色須基本定色,干球溫度要超55℃時,煙葉應(yīng)全部定色。否則,容易烤壞煙葉(輕則掛灰,重則烤糟)。
正確使用自動控制裝置
自動控制濕球設(shè)備是密集烤房的一個特點,在烘烤中,要靈活加以應(yīng)用,減輕烘烤強度。一般情況下,煙葉在勾尖前,使用自動排濕較為適宜,之后,使用手動控制進風門,更利于提高煙葉烘烤質(zhì)量。另外,循環(huán)風速的選擇,一般裝煙量低于4噸的密集烤房,以使用低速循環(huán)風為宜,裝煙量為4-5噸的烤房,循環(huán)風采用“低-高-低”交換,只有裝煙量達5噸或更多時,才可使用高速循環(huán)風烘烤。需要注意的是在使低速循環(huán)風烘烤時,如果全爐煙葉均已基本全黃,但煙葉的失水量不達目標要求,可在穩(wěn)定干球溫度42℃,采用高速循環(huán)風進行快速通風排濕4-6h,使變黃后的煙葉快速實行勾尖卷邊的目標。根據(jù)不同氣流流向,合理設(shè)置干、濕球溫度
由于烤房氣流不同,所選擇指導(dǎo)燒火、通風排濕的傳感器也不相同。通常氣流下降式密集烤房都選擇頂層測量的實際干、濕溫度為依據(jù),通過燒火、通風排濕來控制所設(shè)定的干、濕球溫度值,實現(xiàn)煙葉變黃、干燥、烤香的目的,而氣流上升式密集烤房則相反,以控制低層的干、濕度為準,逐步實現(xiàn)煙葉烘烤階段目標。在兩類密集烤房烘烤過程中,一般氣流下降式烤房測得的干球溫度要比氣流上升式密集烤房低1℃,而濕球溫度則高0.5℃左右。因此在設(shè)置兩種烤房溫、濕度時,需要分別對待,否則易烤壞煙葉。一般兩種烤房的干、濕球溫度設(shè)置如下表。
密集烤房干濕球溫度設(shè)置對照
階段
氣流上升氣流下降
烘烤目標
干球(℃)濕球(℃)干球(℃)濕球(℃)
起火35.0-36.034.0-34.535.0-36.034.5-35.0中層90%煙葉葉尖開始變黃
變黃前37.0-38.036.037.5-38.537.0→36.5中層90%煙葉黃7-8成
變黃中39.5-40.536.039.5-40.537.0→36.5中層全黃,50%以上煙葉勾尖
變黃未41.5-42.536.0-36.541.5-42.536.5-37.0中層全黃,90%以上煙葉勾尖
凋萎44.0-48.036.5-37.543.0-47.037.0-38.0中層90%以上煙葉半卷筒
定色55.0-56.038.0-39.054.0-55.038.0-39.0中層90%以上煙葉主脈干燥1/2
干筋66.0-67.039.0-40.065.0-66.040.0-41.0全爐煙葉主脈干燥
在觀察煙葉變化時,都以觀察中層煙葉的變黃、干燥為主,兼顧頂、低層煙葉的變化情況。
靈活掌握階段的烘烤時間,適時轉(zhuǎn)火升溫、通風控溫
煙葉在烘烤過程中,只要實現(xiàn)階段目標,本階段烘烤就應(yīng)該終止,轉(zhuǎn)火進入下下一階段。各階段烘烤時間的長短,因煙葉的變化進度快慢而定,沒有準確的時間要求,只有參照時間。一般情況,變黃階段大約需要60-72h,其中起火階段需要12-16h,變黃高峰階段需要36-40h,變黃后期需要12-16h。變黃期葉變黃
燒火務(wù)必勤,添煤少而勻;所達目標如凋萎階段大約需要12-24h,其中前期需要12h,后期大約需要12h,葉烘烤所達目標如圖9;定色期大約需要24-36h
弘揚烘烤師*,深挖烘烤潛力
烘烤師*指烘烤師傅在葉烘烤中逐漸培養(yǎng)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技能,是付出與的結(jié)合。在葉烘烤過程中起到的作用,并組織實施科學(xué)烘烤。